时间:2016-12-28 11:37 来源:未知 编辑:蓝丁香艺术社
国际研究系列会议“意识重塑”是由国际新媒体艺术先驱、德稻新媒体艺术大师罗伊阿斯科特教授于1997年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创立。该系列会议曾在澳大利亚、奥地利、中国、英格兰、埃及、德国、希腊、挪威、葡萄牙以及威尔士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成功举办,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八届。
据了解,在第十八届国际研究系列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近50名外国学者以学术汇报的形式与国内艺术家、学者及高校教师开展多领域同行间的交流和探讨。围绕“后生物时代的艺术与意识”主题,对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或机器人技术中的艺术创意、数字产品设计内含的禅宗、建筑设计蕴藏的“道”学、易经在后生物艺术中的流通贯穿、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实中的文化延展性,以及人类意识如何在三维现实与虚拟空间的立体展示等一系列问题发表观点和见解,会议内容的思想前瞻性及学术高度达到了空前的影响力。
同时,所有会议的产物将发表在英国Intellect出版社出版的——《思辩性研究——科智艺术》核心学术期刊上。2015年意识重塑国际会议的学术产物将于2016年10月完成出版印刷。
“‘意识重塑’会议旨在紧紧围绕艺术、科学、技术、和意识四个领域进行跨学科的探索,与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艺术家、设计师、表演家、音乐家、作家、科学家、研究专家及学者,展示并交流国际尖端专业研究及前瞻意识。”主办方德稻教育负责人表示。
据透露,本届会议将在此前交流成果基础上,设定如下主题,以带动更加深入、具象的研究和探讨。
1.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新艺术是否也随之出现了呢?
2.意识的起源与定位的竞争理论是如何影响艺术实践的呢?
3.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基于利害关系的婚姻”还是所谓的“真爱”?
4.新纪元是否会使它们分离?是否存在非线性的网络审美?
5.电子艺术时代的幸存者在科技与艺术转换形态的新时代下是否有生存余地呢?
6.对模拟物的渴望是否是电子抑郁症的表现呢?
7.我们要去哪里寻找技术至上时代的艺术呢?
8.如果附加艺术是充分面向对象的,那么3D打印技术能否成为其中纯粹的过程呢?后个体艺术是否是后生物时期的结果性产物呢?
9.自主机器人能否衍生出独立的审美呢?
业界专家认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数字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艺术家如何结合新媒体的涌现将艺术更好地表达?是主动地构建新的艺术形式还是被动呈现?如何对大众的审美情趣形成良性引导等等,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国际研究系列会议“意识重塑”论坛无疑搭建了一个广泛、专业的交流平台,让专家学者可以进行观点的互换,思维的碰撞,最终实现对固有格局的突破和推进。